3月25日,由TechFlame發起,CUITBCA和HackQuest聯合主辦的Beyond Scaling:2025 Web3新格局下的多元視角的線下分享會已圓滿結束,並且收穫了衆多好評。 本次活動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舉辦,報名人數超過300人,現場出席人數達到250+。爲了讓高校學子更好地瞭解和融入Web3,活動前精心設計了針對性的調查問卷,收集高校羣體最感興趣的話題。基於這些調研結果,活動邀請的嘉賓在分享過程中精準聚焦學生關注的內容,現場聽衆反響熱烈,分享結束後的自由交流環節更是氛圍濃厚,許多學生積極與嘉賓展開深入探討,尋求學習與合作機會。 本次活動邀請了來自不同賽道、不同身份的6位嘉賓,涵蓋技術開發、VC、KOL、投研、項目方等多個領域,分別從不同角度展開了深度分享。 要深入研究一個Web3項目,需要建立系統化的方法論: 理清項目的邏輯:首先要理解項目的底層邏輯,包括其核心價值、商業模式、技術架構和代幣經濟學。可以從白皮書、技術文檔、社區反饋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,確保全面掌握項目背景。 走出去多看看:不能僅依賴文檔分析,還需要多參加行業會議、線上AMA、黑客鬆等活動,與行業內人士交流,獲取第一手信息,同時關注競品對比,瞭解市場競爭格局。 理解別人口中的這個項目,帶入自己的思維看這個項目:不同人對同一項目的看法可能大相徑庭,因此要學會批判性思考,結合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分析,形成獨立判斷,避免盲從市場情緒。 建立個人IP需要長期的深耕和系統性運營,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 人設:明確自己的定位,是技術專家、投資分析師,還是行業KOL?清晰的定位可以幫助你更精準地吸引目標受衆,並塑造獨特的個人品牌。 多交流、多溝通,走入別人的圈子去學習:加入Web3社羣、參與行業會議、與其他KOL互動,在高質量的討論中提升認知,並讓更多人認識你。 建立自己的圈子,對口用戶:在熟悉行業後,可以嘗試搭建自己的社羣,比如運營Twitter、Discord、Newsletter等,定期輸出優質內容,吸引志同道合的用戶,逐步形成個人影響力。 Web3項目投資的風險與機遇並存,投資者需要綜合考量以下因素: 底層技術:項目的技術架構是否具備創新性,是否有真實的技術突破,例如L2擴展方案、零知識證明、模塊化區塊鏈等,決定了項目的長期競爭力。 敘事:一個好的敘事能夠吸引市場注意力,但更重要的是其是否有真實的落地支撐,投資者需要辨別哪些敘事是空洞炒作,哪些是具備可持續增長潛力的。 人:創始團隊的背景、執行能力和行業影響力往往決定了項目的成敗。優秀的團隊不僅能夠高效推進產品落地,還能應對市場變化做出靈活調整。 Web3開發者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和實踐能力,核心技能包括: 瞭解Web3的基礎知識:包括非對稱加密、數據結構、共識機制、智能合約、零知識證明(ZK)、跨鏈等基礎技術,形成完整的技術框架認知。 文檔閱讀和撰寫能力:Web3領域發展迅速,開發者需要高效閱讀官方文檔、EIP提案、開源代碼,同時具備撰寫清晰文檔的能力,以便團隊協作和知識沉澱。 掌握至少一門Web3編程語言:根據生態需求選擇Solidity(以太坊)、Rust(Solana、Polkadot)、Move(Aptos、Sui)等語言,並深入理解其安全性和最佳實踐。 需求理解和系統設計能力:能夠將業務需求拆解爲技術實現方案,設計合理的智能合約架構,考慮安全性、可擴展性和成本優化。 項目管理能力:清晰掌握從設計、開發到測試的全流程,能夠高效協作,並理解DAO治理、Tokenomics等對開發決策的影響。 Web3行業對年輕人友好,充滿機遇,但如何高效融入行業呢? 明確自己的職業路徑:是否想成爲開發者、投資分析師、運營人員、市場推廣者?確定方向後,更容易找到適合的學習資源和社羣。 去匹配和自己職業路徑相符合的活動、人羣、項目等:例如,開發者可以參加黑客鬆和開源項目,投資研究者可以關注Web3基金會和投研機構的研究,運營人員可以加入社羣並實踐社區管理。 主動大膽地去接觸:無論是聯繫行業前輩請教,還是通過社交媒體(如Twitter、Discord、Telegram)參與討論,都需要主動出擊,才能真正積累優質資源。 本次Beyond Scaling線下分享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爲高校學生提供了與行業專家直接交流的機會,也爲Web3生態的未來培養了更多潛在的從業者和創新者。未來,TechFlame將繼續推動Web3教育和社區建設,助力更多高校學子順利進入Web3行業,迎接2025年的新格局!嘉賓分享內容回顧
如何深入研究一個項目
如何在Web3領域建立個人IP
投資Web3項目時最看重的因素
Web3開發者最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
學生如何更好地融入行業,積累優質資源
結語